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为什么要在秋季收老?
原因:在6月下桩采收后,花椒树只留下一个桩头,需要发新枝来为第二年挂果提供基础。
条件:新枝条在6-9月这四个月内要营养生长至1.5米左右长度。
收老的思路和所必须的营养成份
青花椒收老促进花芽分化,必不可少的为磷钾元素,同时要降低对氮元素的吸收。要想花芽分化,必须要实现高C/N(碳/氮)比,这是花芽分化的必备条件。
那么我们就需要考虑如何实现高的碳氮比,在补充大量磷钾时,磷钾会抑制氮的吸收,降低植物对氮的引导,但此时并不是指我们土壤内排除掉氮,只是抑制了植物对氮吸收。
植物对磷钾的需求,并不能通过叶面喷施就能完全补足,更多的是靠根系吸收,但根系对磷的吸收能力有限,因为磷在土壤里面基本不移动。所以叶面补肥是必须要执行。
植物花芽分化除了对磷钾需求外,对硼元素的需求也较高。查索资料显示0.1%-0.2%浓度的硼能有效促进花芽分化。氨基酸在花芽分化过程中也起到了缓解胁迫、提高抗逆性,并作为助剂促进其他养分吸收。
我们在补充营养的同时,也需要抑制枝条的继续营养生长,抑制营养生长有两个好处,一是控制枝条总长度,过长的枝条在后续管理过程中难以操作,二是抑制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则更能促进花芽分化。在抑制营养生长上主要有以下几种物质采用:烯效唑、氟节氨、调环酸钙、多效唑等。
根据去年经验,多效唑不适合于秋季收老,它过长的残留期会导致开春无法正常抽梢。过量的烯效唑同样会影响到开春无法正常抽梢,去年的配方为60克烯效唑+20克多效唑导致了开春无法正常抽梢出来的严重后果。
在营养充足、生长旺盛时,还是需要采用烯效唑强力刹车功能,将其旺盛的营养生长刹住,使其转向生殖生长,烯效唑的有效期为1月左右,那么在低温到来前15天不再应该使用烯效唑。
氟节氨做为一种局部抑制剂,能在短时间内抑制芽的萌发和生产,但它对已经萌发的芽不会产生任何作用。可选择其为入冬前的刹车方式。
芸苔素做为一种促进剂,能解除抑制,促进细胞分裂生长,故不适合用于收老。
整体思路如下图:
收老配方:
9月中下旬初步抑制方案:
控旺:烯效唑10%含量10毫升
营养补充:磷酸二氢钾60克、流体硼100毫升、氨基酸20毫升、微量元素20克、中量元素25毫升
病虫防治:杀虫剂5毫升、杀螨剂5毫升、杀菌剂10毫升
10月初配方:该配方需观察9月下旬用药后效果,如果顶端已经被抑制住,则不应增加烯效唑用量。
控旺:烯效唑10%含量10-15毫升
营养补充:磷酸二氢钾60克、流体硼150毫升、氨基酸20毫升、微量元素20克、中量元素25毫升
病虫防治:杀虫剂5毫升、杀螨剂5毫升、杀菌剂10毫升
10月中旬配方:该配方用量需要观察10月初的用药后效果,如果顶端已经完全不长了,则烯效唑不再加量,而应减量。
控旺:烯效唑10%含量10-15毫升
营养补充:磷酸二氢钾70克、流体硼150毫升、氨基酸20毫升、微量元素20克、中量元素25毫升
病虫防治:杀虫剂5毫升、杀螨剂5毫升、杀菌剂10毫升
10月下旬:如果出现未抑制住顶端,还有可能抽新梢出来,则应增喷一次,但本次不可使用烯效唑,直接抑制顶端
氟节氨+磷酸二氢钾即可。
氟节氨60毫升(这东西没用过,具体多大威力未知,建议低剂量使用30毫升左右,或者使用轻量烯效唑)
磷酸二氢钾70克
主体思想:
降低烯效唑用量,来控制树体内的烯效唑浓度,同时减少土壤里面烯效唑浓度。目前熊总那边今年枝条生长节间距很短,只有1公分多一点,看上去就像是烯效唑和多效唑残留在土壤里面引起的嫩枝生长问题。
开春无法正常抽花,也和烯效唑残留份量有非常大关系,为了开春能正常抽花,则应减少烯效唑用量,同时需要给花椒树提供时间使其代谢掉树体内烯效唑。而树体休眠后并不会产生大量的代谢。
精彩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