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的:了解各基地当前枝条生长情况、长度等,同时沟通收老用药、时间等问题。
先看看张总的花椒树
枝条长度:1米出头、一周前刚施高氮肥,当前嫩梢偏嫩黄色。正在打药,5%烯效唑35克、磷钾50克。土壤肥力欠缺,一株留枝条60-70根,看上去比较通透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分割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陈总基地:
枝条长度:0.9米左右,已打药,配方未知,只知未使用烯效唑、根据枝条顶端状态看是未使用烯效唑的表现。土壤肥力一般,未见黑水等明显的氮含量高的形态。枝条表现为顶端嫩,嫩黄的新叶明显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分割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龙台基地
枝条长度1.1-1.2米,短的0.6-0.7米。前期测试硼过量出现硼中毒表现。
枝条顶端偏嫩,明显能看出树顶上一层嫩黄盖子。中下部枝条开始老熟。
观后感:
1、枝条的长度和粗细度,在前期施肥充足的枝条,当前生长比较偏胖,芽也大,有些抽出2-3公分侧芽;像张总基地枝条偏瘦,但成熟度比偏嫩的高。已经能明显看出芽苞状态。
2、枝条数量,不论陈总还是张总及周总的树,单株枝条数量都比较充足,能留有效枝达到70根以上,而龙台基地则有效枝明显不足,可考虑将横枝留部分,只修吊枝、弱枝和病枝。
3、用肥不同,下桩后张总基地前期未施肥(没下雨),在雨后施高氮速效肥,这也可能是导致使用35克烯效唑的原因;而周总基地则明显土壤偏肥,排水沟为黑色,看上去就像氮含量非常高一样,所以他选择打30克10%成份的烯效唑。
总结:
1、在烯效唑的用量上,一定要根据土壤肥力、用肥配方、枝条生长情况来具体分析判断合适的用量。而不是照搬别人用量,不思考总归是做不出来产量。
2、在用肥上,提苗肥还是分2次为宜、下桩后立即施一次氮肥,在9月初一定要施一次复合肥。两次用量总量控制在300克左右为宜,这是按枝条60-70根考虑,如果枝条量较大,则应适当增加。
3、采后清桩问题,采后一定要清果、清杂枝,但不能清叶。清果、清杂枝后,能发新芽整齐,否则就会杂乱无章。
精彩评论